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昌红巷(原黉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农讲所1926年底开始筹备。 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各省,共800余人。农讲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毛泽东在所主持工作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亲自选聘教员,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 周以粟任教务主任,夏明翰任秘书。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着重研究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组织学生下乡调查,参加社会活动。
农民武装骨干,农讲所对学生实行军事编制。讲授军事知识,进行军事训练,并组成学生军参加镇压麻城地主豪绅制造的反革命暴乱和击溃夏斗寅叛变的战斗。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旧址座北朝南。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系晚清学宫式建筑。原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 这所校址。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筹建纪念馆,周恩来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名。1963年旧址纪念馆正式开放。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展出的有常委办公室,教务处,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等复原陈列和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农讲所旧址开放以来,共接待观众1000万人次。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